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省9000万人口是成都发展的最大腹地、最大优势,成都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做强“主干”,全面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同时积极推动“五区协同”,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益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成阿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户,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亿元;成甘工业园已落户企业4户。与市(州)共享金融中心平台资源,1549户市(州)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占交易所挂牌企业总数的48%,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市(州)设立分支机构。
此外,民生领域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化。8个区(市)县与市(州)建立教育对口联系机制,成都七中网校、石室祥云网络教育服务基本覆盖市(州)。与8个市(州)互相开放医疗卫生专家库。上半年,与市(州)实时共享招聘岗位8.4万个,办理市(州)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联网认证22.86万人次、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即时结算11.73万人次。不断加强环保领域联动合作,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承担了全省45个彝区藏区贫困县中19个县的对口支援任务。如何助推这些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都将继续做好援藏援彝对口支援工作,要在五年内完成23.68亿元资金援助、316个项目援助、1064名干部人才援助。瞄准这一目标,构建资金项目援助、民生事业援助、产业提升援助、园区合作援助、社会力量援助和人才智力援助“六大援助重点”,让每个区(市)县都深度参与,打好扶贫攻坚战。
据介绍,成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形成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共同构建龙门山、邛崃山、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等沿山沿江地区“一带三廊道”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流域污染治理协作,统筹区域水资源调度,实施跨境河流区域联防联控,强化岷江、沱江、东风渠等流域上下游污染协同治理。加强跨区域大气治理协作,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显著改善区域大气质量。